科技启蒙入课堂,安全‘童’行护未来——湖南工学院学子为衡南乡村校园注入科普绿意

近日,湖南工学院“青链湘村·兴启普贤”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衡阳市衡南县,在大同中学和小学分别开展了以科技实践和假期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科技实践进中学:在大同中学,实践团聚焦科技创新启蒙。团队成员利用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表演视频作为引子,向学生讲解人工智能(AI)和单片机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讲人将技术原理生活化,例如将单片机比喻为“微型电脑”,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应用方向:“如果给你单片机和无人机,你会设计什么?”为加深理解,实践团现场展示了智能垃圾分类箱、直流电机调速装置等由学生完成的课设作品,并让学生亲手操作无人机进行体验。

安全教育入小学:下午,实践团转场至大同小学,重点进行假期安全知识普及。活动通过播放安全教育动画短片、组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地向小学生讲解了交通安全规则、预防溺水措施、食品安全要点、消防安全常识以及防拐骗技巧。在实践环节,组织三年级学生参与了“绘出安全标识牌”活动,让孩子们动手绘制如“禁止游泳”、“小心过马路”等警示标识,在绘画中强化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科技赋能环保理念:实践团注重将科技知识与环保教育相结合。在大同小学,他们通过现场演示智能垃圾分类箱的自动识别与分拣过程,讲解其背后的传感器和单片机技术原理。随后,带领学生动手参与“科技环保小实验”,指导他们利用简易传感器组件尝试制作迷你分类装置模型。同时,进行了无人机飞行演示,介绍无人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如巡查河流污染情况、监测森林火险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科技对环境保护的助力作用。

此次活动旨在将实用的科技知识和重要的安全防护技能带入乡村校园。实践团成员表示,后续将继续深入乡村,为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文/实践团成员 陈佳   图/黄玉瑞 朱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