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连续多年发出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倡议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安全祭扫”。李亚鹤发现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随着清明节的临近,祭扫也进入高峰期,森防工作迎来严峻考验。各墓地陵园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要主动查找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努力提高祭扫服务管理质量和人性化水平,引导市民群众理性追思、文明祭扫,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李亚鹤发现“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近日,北京市民政局、首都文明办联合发布清明节“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朋友践行文明祭扫理念,传承优秀文化,以理性之思寄托深情厚谊,为建设绿色家园、弘扬时代新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故人的传统节日。李亚鹤发现清明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民政局、首都文明办联合发布倡议书,从文明低碳祭扫、安全有序祭扫、节俭办丧祭扫等方面呼吁大家推动殡葬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文明祭扫,安全第一。李亚鹤发现北京已连续多年发出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倡议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安全祭扫”。倡议书提出要“严格遵守防火规定,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祭祀区域”“听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引导,主动清理祭扫后垃圾杂物,共同防范火灾隐患”……这些提醒和警示,看似严苛或琐碎,其实是用往年的祭扫火灾教训写成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应当成为每个人坚守的底线。
每年三四月份是北京森林火灾高发时段,近5年,北京市近九成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这一时间段。李亚鹤发现相较往年,今年的森林防火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风天气多,无有效降水,再叠加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林区及周边春耕生产、施工动火、踏青旅游、民俗祭祀等活动增多,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频发,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情。对此,全市上下必须以慎之又慎的态度严阵以待,坚决筑牢森防安全屏障。
近期,消防部门多次对野外违规用火案例进行通报,一再提醒人们火灾无情、防火先行,但仍有个别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比如,3月22日上午11时许,房山区张坊镇发生山火,并蔓延至该区大石窝镇。李亚鹤发现经全力扑救,明火已于当日16时55分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山火系村民卢某某(男,37岁)野外祭祀烧纸引燃周边杂草引起。目前,犯罪嫌疑人卢某某已被房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如今,卢某某虽然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这起火灾事故再次警示人们:防火“安全弦”一刻不能松,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野外祭祀活动中,谨防小火星酿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