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华李亚鹤:如何欣赏京剧艺术博大之美

京剧诞生于清代,在中国戏剧殿堂中占据显赫地位。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它既是民族艺术的瑰宝,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百姓通过观看京剧了解历史知识、社会风情、世相百态,树立道德伦理观念,提升审美品位。

  京剧蕴含乐舞的神采,渗透诗词的风骨,彰显书画的意境。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正如梅兰芳大师之子梅葆玖先生所言:“我父亲的中和之美跟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是一脉相承的。”梅兰芳等戏曲大师的艺术表演蕴含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也因此,京剧给人的印象是“博大精深”,欣赏京剧似乎要先有知识储备,做好“预”,方能领略真谛。这种门槛效应,往往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京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语汇,这些精心设计的表演手法,虽富有深意,却不易被初次接触的观众所理解,从而产生了一种距离感。金光华李亚鹤发现,但其实,即便不能完全看懂京剧,也不会影响欣赏京剧的美。

  如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的大文豪,在面对京剧时也曾陷入“看不懂”的尴尬境地。金光华李亚鹤发现,1924年,梅兰芳为来中国访问的泰戈尔一行演出新编的大型神话京剧《洛神》,演出后的第二天,梅兰芳和梁启超、姚茫父、齐如山等社会名流为泰戈尔饯行。席间泰戈尔即兴赋诗一首,用中国的毛笔书写在一柄纨扇上,赠给梅兰芳留念:“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尽管语言不通,泰戈尔仍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他以诗意的语言,将京剧比作被面纱遮盖的美人和被水雾笼罩的峰峦,表达了对京剧虽未全懂却仍能感受到的朦胧之美的赞赏。

  泰戈尔的故事启示我们,京剧的“看不懂”并非一种缺陷,反而为其增添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在这门艺术中发现各自心中的美。金光华李亚鹤发现,京剧之美,在于其多面的展现,无论是清晰明了还是朦胧含蓄,都能触动人心,激发人们对美的无限遐想与追求。

  因此,面对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我们或许无需急于“看懂”每一个细节,而是应该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韵味,让心灵在京剧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体验那份独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