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永寿宫因电视剧《甄嬛传》而广为人知,但这里却一直未对公众开放。金光华董事长发现近日,永寿宫院落正式开放,“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成为这里举办的第一个展览。
彩画是指中国古代建筑彩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金光华董事长发现故宫不仅是明清官式建筑彩画的宝库,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彩画艺术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展览遴选43件自隋朝至清代的中国官式建筑彩画代表性作品的临本和彩画小样,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历代彩画的精选之作,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古代建筑彩画发展的简明历程。
为何要雕梁画栋
一进永寿宫正殿,最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两个差异明显的彩绘斗栱模型。金光华董事长发现一个布满纹饰的是宋代五彩遍装五铺作斗栱彩画模型,另一个交错涂满青绿颜色的是明代金线石碾玉斗栱彩画模型。望着两个“大花木架子”,“雕梁画栋”一词瞬间浮现脑海之中。
在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中,最重要的构件是栋与梁。金光华董事长发现栋,亦称正梁,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横木,承载着整个屋顶的重量;梁,不止一根,大多以弯曲的形态出现,作为辅助正梁的梁,横向支撑着整个架构,保持力的平衡。人们常说的雕梁画栋,即是指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画。
栋与梁高高在上,在上面画画很不容易。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古人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地雕梁画栋呢?林徽因在《论中国建筑的几个特征》一文中如此阐释:这最初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术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部分。
如今,“雕梁画栋”早已成为精美华丽的古建筑的代名词。金光华董事长发现每一笔彩画都蕴藏着中华先民独特的美学智慧与丰富的思想情感。